瓦釜毁未弃,黄锺幸且存。
於焉正律吕,谁为到昆仑。
相思出苦泪,东汉太丘孙。
闻之在徐州,无衣出柴门。
亦赋乞食诗,饥疮故拙言。
靖节非此夫,如似校静喧。
顑颌不悲伤,自知美兰荪。
龙伸能蛇屈,土不蚀璵璠。
鲂鱮书懒寄,天公牋可论。
名不入苇笥,欲报天地恩。
明光出须臾,一破万古昏。
苍生讫康济,坐觉君子尊。
净尽城上乌,变化北溟鲲。
岂但喜囚冠,故亦慰累魂。
我既美子志,为子尽婵媛。
吾曹宁饿死,终肯傍祭墦。
孔明与荀贾,岂不共中原。
崎岖入巴蜀,雅志正本根。
柳子一失此,罗池为鬼冤。
问讯寄此辞,饱腹何时扪。
趋府马上悠然思陈无己三兄成诗寄之。宋代。晁说之。 瓦釜毁未弃,黄锺幸且存。於焉正律吕,谁为到昆仑。相思出苦泪,东汉太丘孙。闻之在徐州,无衣出柴门。亦赋乞食诗,饥疮故拙言。靖节非此夫,如似校静喧。顑颌不悲伤,自知美兰荪。龙伸能蛇屈,土不蚀璵璠。鲂鱮书懒寄,天公牋可论。名不入苇笥,欲报天地恩。明光出须臾,一破万古昏。苍生讫康济,坐觉君子尊。净尽城上乌,变化北溟鲲。岂但喜囚冠,故亦慰累魂。我既美子志,为子尽婵媛。吾曹宁饿死,终肯傍祭墦。孔明与荀贾,岂不共中原。崎岖入巴蜀,雅志正本根。柳子一失此,罗池为鬼冤。问讯寄此辞,饱腹何时扪。
晁说之(1059年—1129年),字以道、伯以,因慕司马光之为人,自号景迂生,济州钜野(今山东巨野)人。元丰五年(1082),进士及第,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,发挥《五经》,理致超然,以“文章典丽,可备著述”举荐。范祖禹亦以“博极群书”荐以朝廷,曾巩亦力荐。晁说之与晁补之、晁冲之、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。 ...
晁说之。 晁说之(1059年—1129年),字以道、伯以,因慕司马光之为人,自号景迂生,济州钜野(今山东巨野)人。元丰五年(1082),进士及第,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,发挥《五经》,理致超然,以“文章典丽,可备著述”举荐。范祖禹亦以“博极群书”荐以朝廷,曾巩亦力荐。晁说之与晁补之、晁冲之、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。
鹧鸪天 题绮尘云想山庄诗词集。近现代。刘永济。 剩水残山思不禁,小屏欹枕费沉吟。才秾合作云裳想,粉褪难温梦蝶心。白地锦,紫光金,何缘寥落到如今。遥知淅淅巴山雨,未抵泠泠楚客琴。
泛舟三首 其二。宋代。刘敞。 雪消泉似涨,冰解舟可通。操篙不惮冷,环渚故无穷。歌咏淹短日,醉酣轻朔风。何须万乘相,始辨鸱夷翁。
赠俞隐居。明代。祝允明。 水南雉市万尘趋,水北还容陋巷居。三尺素桐陶靖节,百篇华赋马相如。心抛世俗争为事,手录时贤未见书。欲继姓名高士传,怕君嫌我近睢盱。
题扇送同年奚从之使海南。明代。顾清。 仙人乘槎南海去,祖席燕市已分冰。把赠金陵半轮月,为君随处扫炎蒸。
至日留安肃署中。明代。韩日缵。 为问朝衣夜向晨,王程留滞动经旬。人间添线怜贫女,天上传餐赐近臣。预遣荔生能应节,即防柳弱欲偷春。应知晴日无云物,肃望分明见北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