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子志於道,出处非一端。
伊尹负鼎俎,颜渊东瓢箪。
斯自理适当,匪缘情所安。
超然达者致,邈矣谁可攀。
嗟嗟狂若狷,狥已缺其完。
轩冕死不释,山林趋不还。
我爱邵夫子,醇气充见颜。
群经究彼邃,古史阅而删。
不为诡异行,已蹈时俗难。
逃名去其奥,築室伊洛间。
抱业舍仕进,竭心奉亲欢。
脩竹当环堵,寒流日潺潺。
问谁从之游,结驷款其关。
兹予久欣慕,欲往良独艰。
幸君适河内,至此解征鞍。
僚友恃交旧,屈致及门阑。
前迎倒我屣,布席罗雕盘。
高谈未一二,长揖忽归骞。
不意馈双鲤,剖腴出琅玕。
何以报嘉惠,永怀金与兰。
答寄尧夫先生。宋代。韩绛。 君子志於道,出处非一端。伊尹负鼎俎,颜渊东瓢箪。斯自理适当,匪缘情所安。超然达者致,邈矣谁可攀。嗟嗟狂若狷,狥已缺其完。轩冕死不释,山林趋不还。我爱邵夫子,醇气充见颜。群经究彼邃,古史阅而删。不为诡异行,已蹈时俗难。逃名去其奥,築室伊洛间。抱业舍仕进,竭心奉亲欢。脩竹当环堵,寒流日潺潺。问谁从之游,结驷款其关。兹予久欣慕,欲往良独艰。幸君适河内,至此解征鞍。僚友恃交旧,屈致及门阑。前迎倒我屣,布席罗雕盘。高谈未一二,长揖忽归骞。不意馈双鲤,剖腴出琅玕。何以报嘉惠,永怀金与兰。
韩绛(1012~1088),字子华,开封雍丘(今河南杞县)人,韩亿第三子。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(1012),卒于哲宗元祐三年(1088)。宋仁宗(1023-1063)庆历二年(1042年)高中进士甲科第三名探花(榜眼是王珪,第四名是王安石),除太子中允、通判陈州。哲宗即位,改镇江军节度使,开府仪同三司,封康国公。元祐二年(1087),以司空、检校太尉致仕。三年卒,年七十七。谥“献肃”。 ...
韩绛。 韩绛(1012~1088),字子华,开封雍丘(今河南杞县)人,韩亿第三子。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(1012),卒于哲宗元祐三年(1088)。宋仁宗(1023-1063)庆历二年(1042年)高中进士甲科第三名探花(榜眼是王珪,第四名是王安石),除太子中允、通判陈州。哲宗即位,改镇江军节度使,开府仪同三司,封康国公。元祐二年(1087),以司空、检校太尉致仕。三年卒,年七十七。谥“献肃”。
鸿嗷叹 其一。。俞明震。 洪涛穴蛙黾,岸圮江流横。落日散寒乌,泊舟心转惊。吹荻爇残火,四望无人行。老翁七十馀,茕茕草底生。道昔乾嘉时,舳舻控襄荆。民富堤质坚,商吏同经营。自遭粤匪乱,江岸无完城。生聚十馀年,稍稍理农耕。泥淤河身高,土薄地利轻。前月忽昼晦,堤决沙水并。天地战寒涛,土木蛟龙争。颓垣掩白骨,冷灶灰烬平。仓皇语未竟,四野闻哭声。幼儿初学舌,向客乞残羹。随身无饼饵,对此难为情。酸风飒然来,坏木啼仓庚。
同君倚过圣俞。宋代。司马光。 王畿一古枢,簿领日填积。自非奉朝请,九衢未尝识。今北到东城,胥靡暂逃役。近指圣俞居,安能不往觌。一室静萧然,昏碑帖古壁。叩阶读新诗,迷闇得指括。笑言殊未足,黯然日半夕。呼马小归涂,灯火已历历。又知几何时,更有重来迹。
送陶元庸之越。。释妙声。 吴越山川一水分,总戎今属李将军。旌旗影动鼋鼍窟,鼓角声连虎豹群。徼外遐荒来送款,幕中宾客总能文。想君禹穴题诗处,长向姑苏望白云。
新平访花腰傣族村落。。张力夫。 郁郁哀牢岭,悠悠戛洒江。风清民抱朴,寨老树传邦。万物存灵魄,千年佑土庞。花街生妙趣,卜少试新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