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乡杂诗二首 其一

三乡杂诗二首 其一朗读

梦寐沧洲烂熳游,西风安得钓鱼舟。薄云楼阁犹烘暑,细雨林塘已带秋。

元好问

元好问,字裕之,号遗山,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;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,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;七岁能诗,十四岁从学郝天挺,六载而业成;兴定五年(1221)进士,不就选;正大元年(1224 ),中博学宏词科,授儒林郎,充国史院编修,历镇平、南阳、内乡县令。八年(1231)秋,受诏入都,除尚书省掾、左司都事,转员外郎;金亡不仕,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;工诗文,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;诗词风格沉郁,并多伤时感事之作。其《论诗》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;作有《遗山集》又名《遗山先生文集》,编有《中州集》。 ...

元好问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无复余声到耳边,衡门不闭亦萧然。

风枝鸟语皆无赖,每向春晴聒昼眠。

()

明月出东方,虫声初在户。宿霭倏已收,庭阶出芳杜。

流云翻细波,坐对喜欲舞。秋色何悠扬,龙泉碧花古。

()
傅义

杜宇催人快繫风,羲娥行色太匆匆。纵非看得韶光贱,九十而今八十空。

花渐老,叶方浓。绿荫犹肯护馀红。白头喜与青春侣,尽揽芳菲入梦中。

()
赵善括

驹隙匆匆不暂留,谁能宴坐学裴休。

君携嘉客江亭醉,我泛扁舟楚泽秋。

()

何人题作一灵山,千古佳名不可刊。

欲识此声非浪得,试于高处一凭栏。

()

国步日多事,霜露任沾衣。

留落十五年,至今方北归。

()